铜箔分切机的项修分析发表时间:2025-01-31 17:27 铜箔分切机的项修分析可以从设备结构、工艺流程、常见问题及优化改进等方面展开,以下是具体分析: 设备结构分析 分切机构:常见的分切方式有剃刀划切和圆刀剪切。剃刀划切易因刀刃磨损导致铜粉、毛刺等问题;圆刀剪切若刀座定位精度差、圆刀跳动和摆动大,也会出现类似问题。优化后的分切机构采用圆盘刀剪切方式,通过单独设计切刀总成,提高定位精度,减少跳动和摆动,有效解决铜粉、毛刺和翘边等问题。 传动机构:现有分切机多未考虑过渡辊与主动辊同步运转,导致铜箔与输送辊之间存在相对滑动,易产生划线、皱褶等缺陷。改进后的传动机构通过在各过渡辊和主动辊上加装同步带轮,实现同步运转,减少相对滑动,提升铜箔品质。 吸尘装置:传统分切机吸尘装置配置不完善,铜粉清理不彻底,易导致客户投诉。改进后的吸尘装置包括除静电装置、铜粉自动清洁装置和大功率吸尘收集装置,可有效去除铜粉。 边料收卷机构:传统边料收卷机构采用磁粉离合器驱动,易因磁粉损耗导致故障率高。改进后采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收卷轴,结构更简单,性能更稳定。 输送辊:输送辊制造精度不足,表面粗糙或有刀痕印,易划伤铜箔。改进后的输送辊通过提高加工精度、校正动平衡精度等措施,减少划线和皱褶问题。 压平辊:压平辊若压不平、速度不匹配,易导致铜箔产生皱折。改进后的压平辊提高了安装精度和加工精度,采用调心轴承,根据铜箔卷宽度选择合适重量,确保与铜箔卷良好贴合。 张力控制系统:传统张力控制系统采用电机加磁粉离合器控制,精度不高,易导致铜箔起折。改进后采用PLC伺服电机驱动控制,引入锥度张力控制技术,动态调整收卷张力,确保张力均匀一致。 工艺流程分析 铜箔分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放卷、分切、收卷等环节。在分切过程中,铜箔需向下圆刀方向偏1-3度,且需注意放卷过程中箔材线路的变化以及托辊位置的正确性。 常见问题及优化改进 表面缺陷问题:铜箔分切过程中易产生压坑、铜粉、划线、皱折等表面缺陷。通过优化分切机构、传动机构、吸尘装置等,可有效减少这些缺陷。 铜粉清理问题:传统分切机铜粉清理不彻底,影响铜箔外观品质。改进后的吸尘装置和铜箔粘尘清洁装置可有效去除铜粉。 边料收卷问题:传统边料收卷机构故障率高,易导致生产受阻。改进后的伺服电机驱动收卷轴结构简单、性能稳定。 输送辊质量问题:输送辊制造精度不足,易划伤铜箔。改进后的输送辊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动平衡精度。 压平辊问题:压平辊压不平或速度不匹配,易导致铜箔皱折。改进后的压平辊提高了安装精度和加工精度。 张力控制问题:传统张力控制系统精度不高,易导致铜箔起折。改进后的PLC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和锥度张力控制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。 通过对铜箔分切机的结构优化和工艺改进,可有效解决分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,提高铜箔品质,降低客户投诉率,满足高精度超薄铜箔的生产需求。 |